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通知
韶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shaoshan.gov.cn 发布时间:2024-12-06 09:30
各乡镇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双管及驻韶各单位,各人民团体,市管各企业:
《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2月4日
(此件主动公开)
备案编号:
韶山市重污染天气
应 急 预 案
韶山市人民政府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
目 录
1.总 则
1.1 编制目的
1.2 编制依据
1.3 适用范围
1.4 预案体系
1.5 工作原则
2.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2.1 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
2.2 乡镇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
2.3 市重污染天气应对专家组
3.应急准备
3.1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
3.2夯实应急减排措施
3.3指导企业制定“一厂一策”实施方案
4.监测与预警
4.1 监测与预报
4.2 预警分级
4.3 预警会商
4.4 预警发布
4.5 预警变更
4.6 预警解除
5.应急响应
5.1 响应分级及启动
5.2 Ⅲ级响应措施
5.3 II级响应措施
5.4 Ⅰ级响应措施
5.5 响应级别调整或终止
6.区域应急联动
7.总结评估
8.应急保障
8.1 组织保障
8.2 资金保障
8.3 科技保障
8.4 通信与信息保障
8.5 责任与奖惩
9.预案管理
9.1 预案宣传
9.2 预案培训与演练
9.3 预案管理
9.4 预案实施
10.附 则
附件:1.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图
2.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对流程图
3.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表
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1.总 则
1.1 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完善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对响应机制 ,落实《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守护蓝天”攻坚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文件精神,统筹做好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提高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应急响应能力和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夯实应急减排措施的指导意见》《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湖南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湖南省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暂行办法》《湖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湖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湖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湘潭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韶山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韶山市行政区域内出现的除沙尘天气外的重污染天气预警及应急响应工作。国家出台相应标准严于本文件的,执行国家标准。
1.4 预案体系
本预案作为湘潭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湘潭市各县(区)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以及湘潭市有关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紧密相连,共同构筑起湘潭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完善体系。
本预案下级预案包括有关部门应对重污染天气专项实施方案、企事业单位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一厂一策”实施方案)等。
本预案与其下级预案共同组成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
1.5 工作原则
1.5.1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为应对重污染天气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措施,切实有效地预防重污染天气的产生,最大限度地减少重污染天气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影响。
1.5.2 科学预警,分级管控
优化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系统,强化分析与研判工作,常态化开展定期会商,确保科学预警机制高效运行。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策略,动态调整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针对不同预警级别,采取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措施,切实减轻污染影响。
1.5.3 统一领导,属地管理
进一步健全韶山市统一的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体系,确保各相关部门、各乡镇、管委会等有关单位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各乡镇人民政府、管委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重污染天气应对任务,积极主动地开展区域间的应急联动工作。
1.5.4 部门联动,社会参与
强化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与联动,构建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共同应对重污染天气。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确保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信息的及时、准确发布,加强宣传引导工作,提升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参与度,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贡献力量。
2.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2.1 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
韶山市人民政府设立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以下简称韶山市指挥中心),统一领导、指挥和组织协调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2.1.1 韶山市指挥中心组成
韶山市指挥中心指挥长由韶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兼任,副指挥长由湘潭市生态环境局韶山分局局长和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协管副主任兼任。
韶山市指挥中心成员由办公室、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和商务局、教育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和科技工信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局、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卫生健康局、应急管理局、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等有关负责人组成(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见附件3)。根据应对工作需要,可增加有关单位负责人为韶山市指挥中心成员。
2.1.2 韶山市指挥中心主要职责
负责贯彻执行湘潭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负责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决策部署;指挥、组织、协调韶山市及跨区域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应急响应、总结评估等工作。
2.1.3 韶山市指挥中心办公室主要职责
韶山市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设在湘潭市生态环境局韶山分局内,为韶山市指挥中心办事机构,办公室主任由湘潭市生态环境局韶山分局局长兼任,办公室副主任由湘潭市生态环境局韶山分局分管负责人担任。
主要职责:负责接收湘潭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的指令;负责贯彻湘潭市指挥中心的批示和部署;负责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和应急协调工作;组织修订本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组织开展重污染天气研判、会商,提出预警建议;根据湘潭市指挥中心授权,负责预警信息的发布与解除;指导韶山市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各乡镇、管委会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组织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总结评估;组织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演练、培训、宣传等工作;完成湘潭市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2.2 乡镇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
乡镇人民政府、管委会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负责领导、指挥和组织本区域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指导有关企业制定“一厂一策”实施方案,按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2.3 市重污染天气应对专家组
湘潭市生态环境局韶山分局牵头组建重污染天气应对专家组,主要负责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响应及评估,形成专家会商结果,为重污染天气应对提供技术支撑与对策建议。
3.应急准备
3.1 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
湘潭市生态环境局韶山分局牵头,韶山市有关部门(单位)配合,每年9月底前完成本年度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修订工作。新修订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经韶山市生态环境局审核发布后实施,上一年度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同时废止,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如有调整另行印发。
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包括但不限于基础排放清单、工业源清单、移动源清单、扬尘源清单,原则上所有涉气工业企业均应纳入应急减排清单。承担生态环境管理职责的部门及韶山市生态环境局各派出分局要对辖区涉气工业企业数量进行查漏补缺,对企业产值、能源消耗量、生产线、产量、污染物排放量等清单信息进行核实修订,确保各项信息填报规范、真实、合理、有效;要按照应急减排措施修订要求,指导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的企业确定减排基数,将差异化减排措施落实到具体生产设备或生产线,实现应急减排措施可操作、可核查、可监测。
3.2 夯实应急减排措施
通过实施协同减排,韶山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重污染天气III级、II级、I级应急响应期间强制性减排措施污染物应急减排比例应分别达到全社会排放量的10%、20%和30%以上。可适当调整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比例,但二者比例之和不应低于上述总体要求。辖区内各单位在满足减排比例要求的前提下,需制定差异化减排措施。
3.3 指导企业制定“一厂一策”实施方案
湘潭市生态环境局韶山分局应督促企业将应急减排措施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会同相关部门指导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的工业企业制定“一厂一策”实施方案和公示牌。实施方案包含企业基本情况、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涉气产排污环节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含重型运输车辆及非道路移动机械),并载明不同级别预警下的应急减排措施,明确具体停产的生产线、工艺环节和各类减排措施的关键性指标,细化具体减排工序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等,公示牌应安装在厂区入口处等醒目位置。对生产工序简单、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实施全厂停产、整条生产线停产和轮流停产的工业企业,可只制定公示牌。
4.监测与预警
4.1 监测与预报
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湖南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湘政办发〔2023〕86号)及有关规定,湘潭市生态环境局韶山分局和气象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气象日常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信息;组织开展韶山市范围内重污染天气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湘潭市生态环境局韶山分局会同市气象局联合开展空气质量监测和评价,整合环境空气和气象监测资源,构建不同预警级别下分级预报会商机制,建立空气质量预报平台,每日预测预报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未来7天(168小时)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预测出现重污染天气或监测AQI小时均值大于150时,增加会商频次,必要时,韶山市指挥中心成员单位有关人员和专家组参加会商。重污染天气过程期间,及时提出发布、调整、解除预警建议,为预警、响应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4.2 预警分级
以AQI日均值为指标,按连续24小时(可以跨自然日)均值计算,按照环境质量预测结果、空气污染程度、重污染天气持续时间等因素,将重污染天气预警分为3个级别,由轻到重依次分为:黄色(Ⅲ级)预警、橙色(Ⅱ级)预警和红色(I级)预警。
4.2.1 城市预警
根据《关于进一步优化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的指导意见》统一以空气质量指数(AQI)为预警分级指标:
黄色(Ⅲ级)预警:预测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200或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150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
橙色(Ⅱ级)预警:预测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200持续2天(48小时)或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150持续3天(72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
红色(Ⅰ级)预警:预测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200持续3天(72小时)且空气质量指数(AQI)日均值﹥300持续1天(24小时)及以上。
当预测未来24小时出现PM10均值浓度﹥150μg/m3、PM2.5均值浓度﹥75μg/m3或臭氧(O3)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160μg/m3,且尚未达到黄色预警条件时,在发布常规空气质量预报信息时,增加健康防护提示性信息或建议。
当预测可能出现上述污染天气条件时,应当按空气质量预报结果上限确定预警级别。当监测AOI>150且预测未来24小时内空气质量不会有明显改善时,应根据实际污染情况尽早启动或调整相应级别的预警。
4.2.2 区域预警应急联动
当预测发生区域性污染过程时,按照市级部门预警提示信息及时组织开展区域应急联动,发布预警,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
重大活动期间,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要求,采取相应应急响应措施。
4.3 预警会商
湘潭市生态环境局韶山分局与市气象局共同建立针对重污染天气的会商制度。在预测到未来可能出现重污染天气的情况下,应立即启动会商程序;若未发布预警信息,但重污染天气已经发生,应立即进行实时会商。一旦接收到湘潭市指挥中心发出的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或预测到符合重污染天气预警条件的天气情况,应迅速向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提出预警建议。会商过程中,如有必要,可邀请韶山市指挥中心的指挥长、副指挥长以及专家组成员参与会商。
4.4 预警发布
若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未能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当监测空气质量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级别(AQI>200),并预测未来24小时内空气质量不会有明显改善时,应根据实际污染情况尽早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
达到黄色(Ⅲ级)预警条件时,经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批准后,指挥中心办公室发布黄色(Ⅲ级)预警信息,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同时报送市委、市政府。
达到橙色(Ⅱ级)预警条件时,经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副指挥长批准后,指挥中心办公室发布橙色(Ⅱ级)预警信息,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同时报送市委、市政府。
达到红色(Ⅰ级)预警条件时,经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指挥长批准后,指挥中心办公室发布红色(Ⅰ级)预警信息,并启动I级应急响应,同时报送市委、市政府。
预警信息通告由湘潭市生态环境局韶山分局提供,将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信息通过以下方式向公众发布:
(1)韶山指挥部办公室制作预警信息发布单,预警信息发布单经审核、签发后,通过电子公文、传真、邮件等方式向市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进行发布;
(2)市场监管和科技工信局组织协调电信运营企业向公众发送重污染天气预警短信;
(3)办公室组织报纸、广播、电视、门户网站、新媒体等新闻媒介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
4.5 预警变更
在预警有效期内,湘潭市生态环境局韶山分局会同市气象局加强研判和跟踪分析,如有分析结论预测应当提升或降低预警级别的,向韶山市指挥中心报告并提出预警变更的建议。
当预测发生前后两次重污染过程,且间隔时间未达到解除预警条件的,按一次重污染过程计算,按高级别启动预警。当预测或监测空气质量达到更高级别预警时,尽早升级管控措施。当空气质量改善到相应级别预警启动标准以下,且预测将持续36小时以上时,降低预警级别。
4.6 预警解除
预测或监测空气质量指数(AQI)将降至或已降至黄色预警条件以下,且预测将持续36小时以上时,县指挥部依据批准权限发布预警解除信息。
预警解除的主体及程序和预警发布相同。
5.应急响应
5.1 响应分级及启动
与预警等级相对应,实行3级应急响应。当发布黄色预警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当发布橙色预警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当发布红色预警时,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预警发布后,韶山市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各乡镇、管委会按照各自职责,迅速启动响应级别应急响应,落实应急值守制度,做好应急人员、车辆、设备、物资的调度,并采取相应措施。
5.2 Ⅲ级响应措施
5.2.1 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
按照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实施对应预警级别下 的应急减排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应督导落实以下措施:
(1)工业源减排措施
执行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工业源应急减排清单黄色预警级别减排措施。对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的企业,按照企业应急响应“一厂一策”实施方案,明确具体的停限产生产装置、工艺环节和各类关键性指标,做到企业应急减排措施“可操作、可监测、可核查”。工业企业减排措施应以停止排放污染物的生产线或主要产排污环节(设备)为主;对不可临时中断,通过采取提高治污效率、限制生产负荷等措施减排的生产线或生产工序,应当依法安装废气自动监控设施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留存1年以上的数据记录,并根据季节特点预先调整生产计划,确保预警期间减排措施落实。避免对非涉气工序、生产设施采取停限产措施,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2)扬尘源减排措施
执行韶山市重污染天气扬尘源应急减排清单对应预警级别减排措施。施工工地应停止土石方作业、建筑拆除、喷涂粉刷、护坡喷浆、混凝土搅拌、渣土运输等,矿山、砂石料厂、石材石板厂等应停止露天作业,主干道和易产生扬尘路段应增加打扫和洒水等保洁频次。
(3)移动源减排措施
执行韶山市重污染天气移动源应急减排清单黄色预警级别减排措施。除应急抢险、民生保障工程外,未安装密闭装置易产生遗撒的运输车辆停止上路行驶。涉大宗物料运输单位(日载货车辆进出20辆次及以上)应制定详细交通运输源头管控方案并配备有关硬件监管设施。启动国I、国II排放标准柴油车市区内交通限行措施。加强对韶山市区高污染排放车辆通行管控,开展重点区域周边道路交通疏导,减少车辆低速行驶。严格执行源头管控有关要求,包括加强油品储运销环节监管和加油加气站油气回收系统使用情况排查、开展油品检测、抽查机动车销售企业环保达标情况,以及加强柴油货车路检路查和集中使用、停放地入户检查的频次和力度等。暂停施工场地非道路移动工程机械作业,加大不合格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督检查频次,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4)其他减排措施
严格禁止农作物秸秆及杂物露天焚烧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增加巡查频次;加大餐饮油烟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监管力度,禁止露天烧烤,按照《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要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5.2.2 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
①倡导企事业单位节约用电,减少能源消耗,冬季取暖设施温度较平日调低2-4摄氏度;减少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待机能耗;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推广使用节能照明灯具,尽可能减少照明数量和时间。
②倡导公众绿色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新能源汽车等出行,驻车时及时熄火,减少车辆原地怠速运行时间。
③倡导公众绿色消费,单位和公众尽量减少涂料、油漆、溶剂等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及产品使用。
④倡导未纳入应急管控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污染工序生产,主动减排,可在达标排放基础上提高污染治理设施效率,调整污染工序的生产时间,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
5.2.3 公众健康防护措施
①提醒儿童、孕妇、老年人和患有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尽量减少开窗通风时间。
②提醒一般人群减少或避免户外活动,如不可避免,建议采取佩戴合适口罩、缩短户外工作时间等必要的防护措施,室外工作、执勤、作业、活动等人员可以采取佩戴合适口罩、缩短户外工作时间等必要的防护措施。
③建议中小学、幼儿园减少户外活动,户外集体活动可改为室内活动,
④医疗机构应积极开展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科普宣传,切实保障呼吸类等相关疾病门诊、急诊力量,加强对呼吸类疾病患者的就医指导和诊疗保障。
⑤组织专家解读预警信息和应急措施实施效果,宣传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和公众健康防护知识,引导公众建立合理的心理预期,客观评价并积极参与应急响应。
5.2.4 监督管理措施
①生态环境部门增加工业大气污染源、加油站、非道路移动机械源的检查频次,确保大气污染物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②住建、城管、自然资源、交通、水利等部门增加建筑工地、渣土处置工地、矿山露天开采场地等检查频次,确保洒水降尘措施落实到位。
③城管部门增加建筑垃圾、渣土、砂石等物资运输车辆检查频次,确保物料密闭防尘措施落实到位;增加禁止焚烧垃圾、餐饮油烟污染源、露天烧烤和城市道路清洁措施检查频次。
④公安部门加大城区烟花爆竹禁燃区禁燃查处力度。
⑤农业农村部门增加禁止焚烧秸秆的巡查频次;
⑥生态环境、交警部门增加机动车排放上路检查频次。
5.3 II级响应措施
在落实Ⅲ级应急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
1.韶山市环委会办公室督促指导重污染天气区域、韶山市预警范围内的相关乡镇落实各项应急响应措施。
2.生态环境部门、气象部门增加重污染天气下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预警会商频次,必要时请专家参加,会同相关乡镇做好监测预警工作。
3.韶山市环委会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评估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实施效果,及时完善应对措施。
4.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
(1)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的工业企业应按照“一厂一策”实施方案要求实施橙色预警下的减排措施,积极利用县级域外来电。
(2)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执行重污染天气移动源橙色预警级别减排措施。各乡镇城区全天24小时禁止国IV及以下排放标准重型载货车辆(含燃气)、三轮汽车、拖拉机通行,新能源汽车除外。矿山物流(除民生保障类)等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单位应停止使用国IV及以下排放标准重型载货车辆(含燃气)运输(特种车辆、危化品车辆等除外)。工业企业厂区和工业园区内停止使用国I及以下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能源和紧急检修作业机械除外)。
(3)施工工地执行重污染天气扬尘源应急减排清单橙色预警级别减排措施。
5.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
(1)交通运输部门加大公共交通运力保障,合理增加城市主干道公共交通工具的营运频次和营运时间。
(2)在科学研判且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采用人工影响局部天气措施,改善大气环境。
6.健康防护措施。
(1)停止举办露天比赛等大型群众性户外活动,旅游景区度假区等旅游场所户外旅游活动采取缩短开放时间、游客限流、参观人员有序疏导等措施。
(2)中小学、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
加强城乡医院呼吸及心血管门诊、急诊就诊情况监测,包括就诊人数、就诊疾病种类、抢救、住院、死亡等情况。
7.监督管理措施。
(1)生态环境部门督促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的工业企业应按照“一厂一策”实施方案要求实施橙色预警下的减排措施。
(2)交警部门加大公共交通运力保障,并监督禁止国IV及以下排放标准重型载货车辆(含燃气)、三轮汽车、拖拉机通行,新能源汽车除外。
(3)公安部门加大城区烟花爆竹禁燃区禁燃查处力度。
(4)农业农村部门增加禁止焚烧秸秆的巡查频次;
(5)生态环境、交警部门增加机动车排放上路检查频次。
5.4 Ⅰ级响应措施
在落实城市II级响应措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
(1)韶山市环委会派出现场工作组和技术力量,赴相关乡镇督促指导应急响应工作。必要时,与相邻县市进行协调沟通,采取相关应急联动措施。
(2)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
①纳入应急减排清单的工业企业应按照"一厂一策”实施方案要求实施红色预警下的减排措施。
②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按照移动源应急减排清单要求实施红色预警下的减排措施,经指挥部同意,可采取限制部分机动车行驶等更加严格的机动车管控措施。城区过境柴油货车绕行疏导。
③施工工地按照扬尘源应急减排清单要求实施红色预警下的减排措施。
(3)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
①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调休、错峰上下班、远程办公等弹性工作制。
(4)健康防护措施
①中小学、幼儿园临时停课。
②停止举办户外大型活动。
③一般人群避免户外活动,室外作业人员停止或减少室外作业,并加强防护。
④根据空气质量监测中主要污染物种类,针对性开展主要污染物健康危害的监测,包括人体内暴露水平以及生物效应指标等。
(5)监督管理措施
①生态环境部门督促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的工业企业应按照“一厂一策”实施方案要求实施红色预警下的减排措施。
②交警部门采取限制部分机动车行驶等更加严格的机动车管控措施。并增加机动车排放上路检查频次。
③公安部门加大城区烟花爆竹禁燃区禁燃查处力度。
④农业农村部门增加禁止焚烧秸秆的巡查频次;
5.5 响应级别调整或终止
应急响应期间,根据预警级别调整,及时提升或降低应急响应的级别,提高应急响应的针对性当预警解除信息发布后,应急响应自动终止。
6.区域应急联动
韶山市指挥中心办公室及时接收湘潭市指挥中心办公室重污染天气预警指令,按时参加湘潭市指挥中心办公室的联合预警会商;密切与湘乡市、湘潭县沟通协作,加强信息共享,协调应急处置措施。收到湘潭市指挥中心的预警指令后,及时启动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按要求升级或解除预警,落实区域联防联控措施,共同降低重污染天气的影响。韶山市指挥中心办公室及时向湘潭市指挥中心办公室报送重污染天气应对信息。
7.总结评估
应急响应终止后需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情况进行总结、评估。预警解除一个工作日内,相关乡镇将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调度表报至韶山市生环委办;预警解除后5个工作日内,乡镇、管委会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要将本行政区域内重污染天气应对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韶山市指挥中心办公室,总结评估报告应包括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启动情况、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发现的问题、污染物应急减排比例等,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等。监测达到预警启动条件而未启动预警的,也应于5个工作日内报送书面报告。各有关市直单位同样要将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对情况以书面形式在5个工作日内报送韶山市指挥中心办公室。
8.应急保障
8.1 组织保障
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监测预警、专家、医护等应急队伍建设,市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应明确负责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提高应对重污染天气的组织、协调、实施和监管能力,确保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能迅速参与并完成各项应急响应工作。湘潭市生态环境局韶山分局、市气象局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应急监测、综合分析、应急处置人才队伍。
8.2 资金保障
韶山市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专项资金,落实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急指挥系统建设、运行和应急响应工作经费,为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提供财力保障。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应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储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物资。
8.3 科技保障
韶山市指挥中心办公室需进一步强化专家团队建设工作。湘潭市生态环境局韶山分局与市气象局应深化合作,共同构建并完善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通过充分利用大气复合观测站、组分站、激光雷达、卫星遥感、垂直站等多种监测手段,对重污染天气过程进行精准的趋势分析。同时,应完善会商研判机制,以提升监测预报的精确度。
8.4 通信与信息保障
韶山市指挥中心成员单位及乡镇、管委会、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务必构建起严格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值守制度,进一步完善通信与信息保障机制,明确重污染天气应急责任人及联络员职责,确保24小时通信无阻,以保障应急信息和指令的迅速、准确传达,从而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8.5 责任与奖惩
韶山市环委会办公室负责对各乡镇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制(修)订、应急体系建设、应急措施的组织落实情况等进行监督。
韶山市环委会办公室对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中表现优异、措施得力、贡献卓越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针对工作滞后、职责落实不到位等导致未能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影响我市重污染天气相关目标实现的部门及个人,将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应责任。对于未按要求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的排污单位,将依法予以处罚。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对偷排偷放、屡查屡犯的企业,将依法责令其停产,并追究法律责任。对于绩效分级为非最低等级的工业企业,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将依照规定和程序对其实施降级处理。
9.预案管理
9.1 预案宣传
办公室、文旅广电、生态环境等部门需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等新闻媒体及信息网络,强化预案以及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和应急响应措施的宣传力度,密切关注舆论动态,及时、积极地进行正面引导,回应社会关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为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各类媒体应广泛传播重污染天气应对的安全、健康知识,提升公众的预防和自救能力。
9.2 预案培训与演练
韶山市指挥中心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需紧密围绕自身职责,切实加强培训工作,确保在应急情况下,监督执法能够迅速、精准地到位;同时,相关企事业单位也应针对所需落实的应急措施,积极开展技术培训,以保障各项应急措施的安全性、有效性,并全面贯彻实施。各级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必须定期举行重污染天气应对演练,及时进行总结评估,以提高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9.3 预案管理
韶山市指挥中心办公室负责本预案的编制、解释和日常管理,根据省、湘潭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布置和本预案实施情况,适时组织修订,报韶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湘潭市生态环境局韶山分局牵头负责韶山市应急减排项目清单的编制、修订、发布等工作。
各乡镇、管委会应依据本预案,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本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实施方案,确保方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预案的修订情况,及时对方案进行更新和完善,同时将修订后的方案报韶山市指挥中心办公室备案。韶山市相关单位亦需依照本预案的要求,制定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并根据预案的修订情况,及时对实施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9.4 预案实施
韶山市指挥中心办公室负责对有关成员单位专项实施方案和乡镇、管委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制(修)订、应急体系建设、应急减排措施的落实情况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同时,强化对各部门应对重污染天气工作的监察力度,提升应急响应措施的督导水平,韶山市指挥部办公室对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中反应迅速、措施妥当、贡献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扬。对因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未能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的部门及个人。依法依纪追究相应责任。对于未按要求执行排污单位重污染天气停产、限产或错峰生产应急措施以及其他应急措施的企业,依法实施处罚。对应急响应期间偷排偷放、屡查屡犯的企业,依法责令其停止生产,予以追究经济责任或法律责任。
10.附则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通知》(韶政办发〔2023〕7号)文件同时废止。
附件1
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图
附件2
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对流程图
附件3
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表
成员单位 |
职责分工 |
办公室 |
①负责指导生态环境分局、市融媒体中心,做好本预案和全市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宣传报道; ②负责指导生态环境分局、市融媒体中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组织指导新闻报道工作; |
湘潭市生态环境局韶山分局 |
①承担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职责,负责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统筹协调; ②牵头制(修)订全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指导督促市直单位编制重污染天气应急实施方案,并牵头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③负责接收市应急指挥中心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信息,负责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与评估,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会同气象部门及专家组加强空气质量预警会商和市指挥中心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信息,向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报送预警建议,并根据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发布预警信息; ④牵头制定并定期更新大气污染源清单,组织制定应急减排项目清单; ⑤指导监督重点排污企业编制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一企一策”实施方案,落实污染物减排措施,并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相关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⑥组织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宣传教育活动,做好社会动员,普及科学常识; ⑦收集分析各部门工作信息,及时上报重要信息; ⑧强化重污染天气期间工业污染源、加油站、非道路移动机械源等大气污染源执法检查; ⑨联合交警部门,强化重污染天气期间机动车排气的监督检查; ⑩做好新闻发布工作; ⑪负责重污染天气专家组的日常工作。 |
教育局 |
①负责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并组织实施; ②组织落实全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减少或停止户外教学活动、采取弹性教学或停课等应急措施,组织开展相关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 ③组织落实全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重污染天气健康防护知识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 ④及时总结评估应急响应期间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并报告市指挥中心办公室。 |
市场管理和科技工信局 |
①负责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并组织实施; ②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企业限产、停产情况执法检查,会同湘潭市生态环境局韶山分局制定并更新工业企业应急减排项目清单; ③协调督促通信运营企业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 ④负责组织开展燃煤质量监督检查,加强生产领域涉及排放的特种设备、成品燃油、燃气的质量监管; ⑤负责组织锅炉节能标准执行情况和锅炉生产、进口、销售环节环境保护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⑥严厉打击销售不合格车船用燃料的违法行为。 ⑦及时总结评估应急响应期间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并报告市指挥中心办公室。 |
公安局 |
①负责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并组织实施; ②配合城管部门,强化建筑垃圾、渣土、砂石等运输车辆的检查执法力度; ③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强化机动车排气检查执法力度; ④及时总结评估应急响应期间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并报告市指挥中心办公室。 |
财政局 |
负责保障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所需资金,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绩效评估。 |
自然资源局 |
①制定土地整理施工、矿山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扬尘管控方案,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②组织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所管理工程中使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管控措施,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
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 |
①负责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并组织实施; ②定期更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工地应急减排项目清单; ③制定并组织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施工工地扬尘控制实施方案,停止渣土施工和运输、混凝土搅拌、建筑拆除、喷涂粉刷、护坡喷浆等施工作业,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④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建筑施工工地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管控措施,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⑤组织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公共交通运力保障措施,引导公众选择绿色出行; ⑥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监管职责范围内公路等交通建设扬尘污染控制实施方案和喷涂粉刷、切割、护坡喷浆等施工过程管控措施,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⑦组织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监管职责范围内公路等交通建设施工工地项目非道路移动机械和建筑垃圾、渣土、砂石运输等重型车辆管控措施,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⑧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重型运输车辆管控措施,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⑨及时总结评估应急响应期间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并报告市指挥中心办公室。 |
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
①负责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并组织实施; ②制定并组织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城市道路扬尘控制和禁止焚烧垃圾、餐饮油烟污染源、露天烧烤实施方案,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③强化建筑垃圾、渣土、砂石等运输车辆防尘管控措施,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④及时总结评估应急响应期间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并报告市指挥中心办公室。 |
农业农村水利局 |
①负责编制本部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专项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并组织实施; ②负责制定并定期更新水利建设应急减排项目清单; ③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水利建设项目工地扬尘污染控制实施方案和喷涂粉刷、切割、护坡喷浆等施工过程管控措施,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④组织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水利建设项目工地非道路移动机械和建筑垃圾、渣土、砂石运输等重型车辆排气管控措施,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⑤指导督促乡镇、管委会制定禁止农作物秸杆露天焚烧实施方案,并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⑥及时总结评估应急响应期间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并报告市指挥中心办公室。 |
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商务局 |
负责牵头组织成品油市场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维护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 |
卫生健康局 |
①加强重污染天气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预防知识宣传; ②组织医疗机构做好医疗救治、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 |
应急管理局 |
①根据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项目清单,依法指导监管职责范围内重点污染企业做好临时停产、限产(降低生产负荷)时的安全生产工作; ②配合做好重污染天气的应急演练、应急响应、调查评估、信息发布、应急保障和救助救援等工作。 |
气象局 |
①负责全市大气环境气象条件监测、预报工作,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会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②负责根据天气条件组织实施气象干预行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
文件下载 |
(韶政办发〔2024〕5号)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韶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通知.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