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复决字〔2025〕6号
韶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shaoshan.gov.cn 发布时间:2025-03-06 08:51
韶山市人民政府
行政复议决定书
韶复决字〔2025〕6号
申请人:巫某某,男,1987年8月生,住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龙岗大道昌泰水立方。
被申请人:韶山市市场监管和科技工信局
住所地:韶山市韶山中路66号
法定代表人:刘华,职务:局长
申请人不服被申请人韶山市市场监管和科技工信局2024年8月16日作出的《举报不予立案告知书》(韶市监举告〔2024〕3-0816号),向本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一案,本复议机关依法进行了审查,现已复议终结。
申请人巫某某请求:1.撤销《举报不予立案告知书》(韶市监举告〔2024〕3-0816号);2.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处理。
申请人巫某某称:其于2024年4月25日在韶山市某某商贸有限公司花费9.9元购买了“鑫豪旺海苔小麻花”,但通过溯源标签上的条码,发现扫码后的厂家和标签上实际标注的厂家不相符合,涉嫌冒用其他公司商品条码,属于假冒伪劣产品。遂向被申请人韶山市市场监管和科技工信局举报投诉,请求严查、严惩。但被申请人对涉案商家作出不予立案的处理属于事实认定不清,适用法律错误。
被申请人韶山市市场监管和科技工信局辩称:一、举报处理程序合法。本局于2024年7月29日收到申请人邮寄《投诉举报信》,本局依法核查并作出不予立案决定,8月16日,本局依法作出《举报不予立案告知书》并邮寄当事人,举报处理程序符合《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二、不予立案事实清晰,法律适用正确。经查:1.涉诉食品“鑫豪旺海苔小麻花”(生产批次2024.3.17)确系其食品包装所注明的生产企业“湘潭县某某食品厂”生产,举报人所称“假冒伪劣”的线索,经核实不成立;2.涉诉食品商品条码显示的生产企业“湖南某某食品有限公司”与其标签显示的生产企业“湘潭县某某食品厂”不符,商品条码信息不真实,被举报人作为食品销售者,未履行购进食品时查验未查验与之对应的《系统成员证书》或者合法使用商品条码的证明文件的义务,其行为违反了《湖南省商品条码管理规定》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本局已责令改正,当事人已经改正。本局认为:被举报人的违法行为轻微,且及时改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报请部门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三、申请人不具备行政复议主体资格。申请人向本局提供举报线索,本局依法核实,依法作出不予立案决定,同时依据《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暂行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告知申请人不予立案,履行了法定职责,申请人的复议请求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十一)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未依法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规定。综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请求驳回申请人的行政复议申请。
本复议机关查明: 2024年4月25日,申请人巫某某在韶山市某某商贸有限公司花费9.9元购买了“鑫豪旺海苔小麻花”。
2024年7月3日,因申请人的批量投诉举报关于韶山市某某商贸有限公司的相关产品,韶山市市场监管和科技工信局执法人员前往被举报人处核查,现场查见案涉产品“鑫豪旺海苔小麻花”存在未查验与之对应的《系统成员证书》或者合法使用商品条码的证明文件的违法行为,对其作出《责令改正通知书》(韶市监责改〔2024〕0703号),被举报人对案涉产品作下架处理。
2024年7月29日,被申请人韶山市市场监管和科技工信局收到申请人巫某某邮寄的投诉举报信,举报案涉产品“鑫豪旺海苔小麻花”经过溯源后未查到标签所标注的生产厂家,系假冒伪劣产品。申请人据此请求依法赔偿(按照食品安全法退一赔十),并出具书面该产品的召回公告、没收违法产品以及要求举报奖金。
2024年8月1日,韶山市市场监管和科技工信局执法人员前往韶山市某某商贸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并制作现场笔录,现场未查见案涉产品。
2024年8月15日,韶山市市场监管和科技工信局对被举报人进行询问,根据笔录记载,案涉产品“鑫豪旺海苔小麻花”系湘潭县寻湘食品厂生产,该厂家已于2024年4月10日停止与品牌方“湖南某某食品有限公司”的合作,但此次案涉产品生产批次为2024.3.17,被举报人提供了进货票据及供货商资质。
同日,湘潭县某某食品厂出具《声明》。拟证明市场上销售生产批次为2024.3.17,产品条码为6973975165569的“鑫豪旺海苔小麻花”系该厂生产产品。
2024年8月16日,韶山市市场监管和科技工信局制作并审批通过《不予立案审批表》。因被举报人已下架案涉产品且违法行为轻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作出不予立案的决定。同日,韶山市市场监管和科技工信局制作《举报不予立案告知书》(韶市监举告〔2024〕3-0816号),告知巫某某不予立案的结果及救济途径。
2024年8月20日,韶山市市场监管和科技工信局向巫某某邮寄《举报不予立案告知书》(韶市监举告〔2024〕3-0816号),邮件显示2024年8月21日被签收。
2024年9月10日,申请人巫某某对该结果不服提起行政复议。
2024年9月23日,本机关作出《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书》(韶复不受字〔2024〕7号),巫某某向湘潭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监督,本机关于2024年12月23日受理该案件,重启复议程序。
经查案涉韶山市某某商贸有限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经营范围为食品销售,烟草制品零售等。成立日期为2020年4月22日,食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至2024年8月6日。
以上事实有申请人巫某某提交的《行政复议申请书》及以下证据:《投诉举报好又多超市》、案涉物品照片、购物记录、购物小票、《举报不予立案告知书》(韶市监举告〔2024〕3-0816号);被申请人韶山市市场监管和科技工信局提交的行政复议答辩状及以下证据:《举报不予立案告知书》《不予立案审批表》《现场笔录》《询问笔录》《责令改正通知书》《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湘潭县某某食品厂出具的《声明》等证据予以证实。
本复议机关认为:一、《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全国投诉举报处理工作,指导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处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投诉举报处理工作。”根据上述规定,被申请人韶山市市场监管和科技工信局具有对申请人巫某某提出的投诉举报进行处理的法定职责。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二十条规定:“经核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不予立案:(一)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二)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三)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四)依法可以不予立案的其他情形。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填写不予立案审批表。”本案中,韶山市市场监管和科技工信局执法人员对韶山市某某商贸有限公司进行核查时,该公司已经下架案涉产品。案涉产品标签标注生产厂家亦出具声明证明该食品标签信息真实,并非冒用商品条码,不存在冒用他人厂名的情况。因此被举报人韶山市某某商贸有限公司符合上述可以不予立案的情形,韶山市市场监管和科技工信局针对核查情况对韶山市某某商贸有限公司作出不予立案决定适用法律并无不当。
三、《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八条规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依据监督检查职权或者通过投诉、举报、其他部门移送、上级交办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行为线索,应当自发现线索或者收到材料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予以核查,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决定是否立案;特殊情况下,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五个工作日。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等有关规定处理举报。举报人实名举报的,有处理权限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还应当自作出是否立案决定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告知举报人。”本案中,韶山市市场监管和科技工信局执法人员于2024年7月29日收到巫某某的投诉举报材料后十五日内对被举报人韶山市某某商贸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2024年8月16日作出不予立案决定,并于8月20日向巫某某邮寄送达,符合上述程序规定。关于申请人认为没有告知不予立案的理由,程序违法的主张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综上,本案韶山市市场监管和科技工信局作出的《举报不予立案告知书》(韶市监举告〔2024〕3-0816号)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恰当,程序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六十八条规定,本复议机关决定:
维持被申请人韶山市市场监管和科技工信局作出的《举报不予立案告知书》(韶市监举告〔2024〕3-0816号)。
申请人如不服本决定,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韶山市人民政府
2025年2月20日
- 全部留言
- /
- 评论
- 有用()